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超6成,超半數應聘時被問及婚育情況
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15歲及以上)已經超過六成,位居世界第一,占據職場半壁江山的女性打工者的機會和壓力有多大?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jié),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fā)布對13個大行業(yè)的職場女性進行的工作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依然是職場女性首要的焦慮來源,她們不愿為工作或者婚姻委屈自己;近一半的受訪女性“考慮或已經開始從事副業(yè)”,成為一名“斜杠女青年”。
多數職場女性仍傾向傳統(tǒng)崗位
前程無憂數據顯示,男女性存在較為明顯的職業(yè)傾向差異。從行業(yè)分布來看,職場女性在互聯(lián)網/電子商務、醫(yī)療/制藥、教育/培訓/院校、快速消費品等行業(yè)從業(yè)基數占比較高。雖然近年來女性開始涌入高級/專業(yè)技能、產品、管理等崗位,但多數職場女性在選擇崗位時仍傾向行政、運營、市場等崗位。近年來大火的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相關崗位為例,諸如圖像識別、架構師、AI智能等崗位的從業(yè)女性僅約為2成左右。
超半數女性應聘時被問及婚育情況
"30+"正是職業(yè)發(fā)展的黃金階段,但也恰逢女性的婚育高峰期。本次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女性曾在應聘過程中被問及結婚或生育情況。未婚女性求職者最常被問及“未來1-3年內是否考慮結婚”,而已婚女性求職者則會被問及“未來幾年是否有生育計劃”。
在一線崗位中,女性求職就業(yè)中感覺到“性別劣勢”并不多(11.7%),但是在管理崗位的應聘和晉升中,由于產假期間企業(yè)不得裁員、減薪、停繳社保,女性感覺到性別不公的比例高達56.7%。
超過半數的女性表示,數字化轉型讓女性在職場上更缺乏話語權。分別有41.4%、40.8%和40.6%的受訪女性表示相比同級別男性同事“升職緩慢或沒有升職希望”,“工作上的職權更少”和“更缺乏上司和高級主管的支持”。
工作與家庭平衡是首要的焦慮來源
在26-30歲和31-35歲的受訪女性中,無論是否婚育都感受到濃濃的焦慮和壓力——不結婚會被認為“性格有所缺失”,而已婚育的女性在家庭中職責要求往往大于職場,特別是在孩子教育方面,63.2%的已婚女性感覺心力交瘁且成果不佳。但即便如此,仍有44%的女性表示不會在工作和家庭中做取舍,不愿意為滿足家人或者上司要求而委屈自己。
調查顯示,雖然近7成的受訪女性表示現在的企業(yè)內有專為女性設立的一些關懷設施和福利,但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女性認為,無論是工作和家庭都需要很多的注意力,感覺“一年比一年累”,部分人則表示,“把分內的工作做好,同時兼顧家庭、孩子和個人的平衡已十分不易”。此外,近8成的受訪女性認同,由于大量前端、重復性的工作由女性承擔,在被自動化替代的過程中,女性可能會首當其沖。
近半職場女性愿做“斜杠青年”
調查發(fā)現,對于平衡工作與家庭的投入,使得女性的碎片化時間高于同年齡的男性,“斜杠青年”或成女性職業(yè)新氣象。調查顯示,49.5%的受訪女性“考慮或已經開始從事副業(yè)”,且近7成的受訪女性認為選擇做“斜杠青年”可以多一份技能、多一條出路。適應快速變革的社會環(huán)境、將興趣轉變?yōu)槭杖胍渤蔀榕哉J可“斜杠青年”的理由。
記者 代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