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開賽日,東道主卡塔爾雖然球場失意,在生意場上卻春風得意。
當日,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了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氣(LNG)長期購銷協議,卡塔爾能源公司將每年向中國石化供應400萬噸天然氣。該協議是雙方就卡塔爾北方氣田擴目開展一體化合作的重要部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相關資料圖)
據悉,北方氣田擴能項目預計于2026年投產。此次協議是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的第二個LNG長期購銷協議,也是卡塔爾北方氣田擴能項目的第一個LNG長期購銷協議。
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卡塔爾能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卡阿比稱,“這是液化天然氣行業(yè)歷史上為期最長的供應協議。”
受地緣政治沖突、歐洲能源危機等影響,天然氣供應短缺,價格飆升,市場對地緣風險敏感、脆弱。
在此背景下,卡塔爾作為全球天然氣儲量TOP3,成為行業(yè)中的香餑餑。
與此同時,中國在2021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中國也需進口LNG。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直言,“此次合作不僅有助于滿足我國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優(yōu)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提升能源供應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其實,中國石化對天然氣進行布局也是為踐行“雙碳”目標。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趙東受曾公開表示,全球能源轉型正加快進行,我國能源變革也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石化將聚焦“雙碳”目標打造綠色能源企業(yè),積極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guī)?;?、生產過程低碳化,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據了解,11月23日,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在中原油田順利實現中交。
項目投產后,將日產高純度綠氫1.12噸,預計年利用可再生電力電量252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000余噸,有效助力我國氫能產業(yè)發(fā)展。
為了實現“綠電”制“綠氫”,制氫全過程不排放二氧化碳,且該項目配套建設了3.66兆瓦的光伏電站,以及9兆瓦風電工程。兩個制氫配套工程年發(fā)電量約2500余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