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綠霸股份正式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
此前,綠霸股份曾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23日,綠霸股份曾披露收到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關于給予山東綠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紀律處分及自律監(jiān)管措施的決定》。
由于截至2021年4月30日,山東綠霸未按期編制并披露2020年年度報告,違反了全國股轉系統(tǒng)的相關規(guī)定,構成了信息披露違規(guī),全國股權系統(tǒng)決定給予山東綠霸公開譴責的紀律處分,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時任董事長趙炎、董事會秘書楊國海也分別被公開譴責和出具警示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終,山東綠霸在6月11日補充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并在6月30日發(fā)布公告表示,根據經營發(fā)展戰(zhàn)略及資本運作規(guī)劃,并結合當前公司所處發(fā)展階段及經營管理需要,公司向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申請股票終止掛牌。
據了解,山東綠霸主要經營農藥原藥、農藥制劑和精細化工中間體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產品功能覆蓋除草、殺蟲、殺菌等方面,廣泛應用于農、林、牧、倉儲等領域的病蟲草防治及動物飼料、醫(yī)藥等領域。
整體上來看,2019年至2021年,綠霸股份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約16.73億元、23.2億元和29.16億元,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772.7萬元、1.88億元和2.57億元。
其中,綠霸股份相當一部分收入來自境外銷售,報告期各期,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約為3.79億元、6.58億元及8.85億元,占當期主營業(yè)務收入比重分別為22.75%、28.4%和30.54%,占比逐年提升。
綠霸股份的主要產品之一百草枯在近年遭到銷售禁令,2012年根據原農業(yè)部、工信部、原質檢總局聯合公告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銷百草枯水劑登記和生產許可、停止生產,保留母藥生產企業(yè)水劑出口境外使用登記、允許專供出口生產。
2016年7月1日起,國內正式停止百草枯水劑的銷售和使用,近年歐盟、巴西、泰國等國家或地區(qū)也對百草枯的使用出臺了禁止或限制措施。
報告期各期,綠霸股份百草枯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81億元、3.95億元、3.9億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比重分別為16.77%、17.04%和13.39%。
此次IPO綠霸股份計劃募集資金約13.5億元,其中10億元分別用于“年產8500噸草銨膦項目”、“年產5500噸L-草銨膦裝置項目”、“年產2000噸氯氟吡氧乙酸酯高效低毒農藥原藥項目”和“年產3萬噸鹽酸(硫酸)羥胺精細化學品項目”。
不過,目前綠霸股份各項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2021年公司主要的中間體、原藥、制劑三類產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3.38%、79.7%和62.4%,當年公司對中間體和制劑產線進行了擴建,從而導致相關產能利用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藍鯨上市公司 徐曉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